学古琴,思比练更为重要
琴家与琴匠根本的区别就是琴家有思想、有个性、有风格。严格的说,真正的琴家,必 定是一位艺术思想家。思维肤浅、见识短少、只懂技巧、卖弄小机关的人,只能成为琴匠。
广陵琴家胡兰曾经回忆,四十年代末,有一外地琴人到他家来拜访她的父亲胡兹甫先生。他学琴好多,会曲很多,但下指虚浮,无一曲能成理。当他听完胡先生弹奏的《平沙落雁》后,便自形惭秽,心灰意冷,打算放弃原先所学而改学广陵派。胡先生说:“广陵派也未必容易学好,凡学琴之人练到一 定程度需丢开手,用眼晴看看,用耳朵听听,再丢开眼耳,用心去想,这样才算善于学习。你虽会曲甚多,但从没有用眼看、用耳听,也没有用心去想,只是在用手练琴,怎么能够得到琴曲的神韵呢?我看,你先在指法上下工夫,多琢磨抹、挑、勾、剔、托、劈的触弦力度。例如,用右手拨弦,力要重但不能粗暴,下指轻巧又不能虚浮,快捷时不急促,舒缓时又不能松弛。左手按弦,用吟用猱时,要圆融而无滞浊,用绰用注,定音后要有引伸。又要做到迂回曲折,似疏而实密,抑扬起伏,欲断而复联。这些都是取音的精粹,需要用心去体会意蕴的深微。弹奏琴曲时还要能表现弦外之意,触发自已丰富的联想,弹奏《高山》时要映现山岳,使人感到巍巍高山若隐若现;弹奏《流水》时,要使人感到水势汪 洋,激浪奔腾如在面前。待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后,须将琴曲练熟,再多理解琴曲的结构、内容、意境等。总之,弹琴要神态安祥,气息平静,心神要忘我地投入,内心感应太和,手弹琴曲,心和手自成一体,这只能靠自己去体会,用言语很难说出其中一二的。
这叫‘不传之法’,如果不用性情的中正平和,去和琴曲的神韵相通,只是把弹琴当作一种技艺,那就丧失琴曲的意趣了。大凡一位成功的琴家关键在于对传统艺术的开掘,不随时俗流转,精究技法,潜神苦思琴之理法,在经历求工求法后,又贵不为法度所拘,方能够融法度于自得,发情于指端,至此,情与意方能得到本质的体现。”这人听了这番话之后恍然大悟地说:"我过去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教导,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。"胡先生说:"刚才我讲的这番话,其实琴书中早有记载,是古代琴家的心得。我不过善于学习,善于运用,借古人的话告诉你这个道理。"于是那人回去反复思索,弹弹想想,练练思思,半年之后,当他再来扬州,弹琴比先前大有长进了。因此,弹琴应常反思自已的得失利钝,省悟到如胸无点墨,必得如浮萍飘泊,朝秦暮楚。学琴应溯流而上,沿波探源,放眼指与弦的律动,滋润琴曲的情趣,苦思琴曲的气韵,追求琴曲的气象,待练到人琴合一时,自有一般醇味,沁人心脾的。
《韩诗外传》中说: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,学了一段时期后,已初步掌握了一首琴曲的演奏技能,没有进而学习其它琴曲。师襄子劝他可以再学新的琴曲。
孔子说:“我刚掌握了这首琴曲的曲调,还没能理解琴曲的结构。”
过了一段时间,师襄子又说:“先生可以学弹别的琴曲了。”
孔子说:“我己了解这首琴曲的结构了,但还没能领会它的意蕴。”
过了一段时间,师襄子又说:“先生可以学弹别的琴曲了。”
孔子说:“我己领会这首琴曲的意蕴了。但还没能了解琴曲作者的为人。”
又过了一段时间,师襄子又说:“先生可以学弹别的琴曲了。”
孔子说:“我己经了解了作者的为人,但还没把握作者的形貌。”
又过了一段时间,孔子对师襄子说:“通过乐曲,我仿佛远远望见作曲的人,他心胸宽广,思虑深远,他皮肤黝黑,身材颀长,称王天下,使天下诸侯前来朝拜,这个人只能是文王罢。”
师襄子离开坐席再拜说:“说得好,我也把它看作是文王所作的琴曲。”
所以说,孔子凭借文王所作的乐曲了解了文王的为人。
《韩诗外传》“孔子学琴于师襄子”的故事,描述了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,一方面是来自他对古代乐教的传承,另一方面是来自他对于乐的艺术精神的新发现。学琴善于思考,表达了弹琴的几个境界,即曲、数、意、人、类。每一层次都是递进的,孔子认识到“曲”与“数”,是技术上的问题;“意”是形成一个琴乐精神;“人”是呈现某一精神的人格主体。孔子对音乐的学习,是由技术入手,再深入于技术后面的精神,进而把握到此精神具有者的具体人格,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艺术活动过程。对琴乐后面人格的把握,是孔子自己人格向琴乐中的沉浸、融洽。这需要人在不断的思考和修养中,提高琴艺,终究可以通过琴音达到对古圣先贤风貌的认识。
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都能沉得住气,耐得住寂寞,执着地追求自已的艺术个性。甘于淡泊,不急于好名,能沉下去将基础打得扎实一些,则他日自不可限量,自然会大器晚成的。学习任何一门学问,好的境界是什么?孔子说:"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"(《论语﹒雍也》)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,学习古琴做到"知之者",对具有一 定天赋的人来说倒不难。拜个好老师,练就过硬的基本功,获得个大奖赛金银奖,只能是个"知之者",是很低的层次。更高的是“好之者”,即对古琴有一种真正的爱好,潜心学习,孜孜以求,在每首琴曲中不断灌注自已的感悟、热情,不断探求追问,然后把琴曲激活。
至高境界叫“乐之者”,即乐在其中,在弹奏时对琴曲的理解、升华、超 越中得到莫大享受。这个过程时时刻刻都是快乐于心的,这种乐不是得到一场演出费,一阵掌声,而是自已生命情感倾注的那种大快乐。“乐之者”这种境界,就是通过演奏者在终 极超 越的过程中,不仅古琴艺术成全了自己,也由于自己的心智成全了古琴艺术,在这种相互成全中,获得莫大的享受与欢乐,这是个大境界。
管子也说:“思之思之,又重思之,思之不得,鬼神将告之。”所谓的鬼神当然没有,只不过说人之灵性罢了。意思是说,多思了心灵自会明朗,神韵也自会产生。伯牙是战国时一位优 秀的古琴演奏家,他跟随成连先生学琴,不仅练就了精 湛的演奏技艺,而且受到了“移情法”的熏陶。唐刘《乐府题解》载:“成连善鼓琴,伯牙从之学,三年而成,然犹未能精妙也。成连曰:‘吾师方子春在海中,能移人情。’乃偕至蓬莱山,曰:‘吾将迎吾师。’刺船而去,旬日不返。伯牙但闻海水汨没崩嘶之声。山林寂,群鸟悲号,怆然叹曰:‘先生将移我情,乃援琴而歌之。’曲终,成连刺船还。伯牙遂为天下妙手。此曲即名《水仙操》。”
这段文字相传出于东汉蔡邕《琴操》的佚文中,相去伯牙的生活时代尚还不远,可以认为是比较真实可信的记录。成连先生的“移情法”不是建立在生活之外玄妙的观念基础上的,而是建立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基础上的;他不是用抽象的理性思维去改变伯牙的思想感情,而是借助生活环境的改变,引起伯牙思想感情的改变而深化。伯牙到了蓬莱的海边、山上,辽阔的海面,宁静的山林,黎明、黄昏、日落、月出的景色不断变化,使伯牙进入一个全新的广阔而丰富的世界,必然获得许多新的感受。这则故事说明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,琴家们己明确提出了古琴艺术不光是用技法演奏技术,还必 须建立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的“移情法”理论。
琴曲被古人称为“心声”,熔铸着演奏者的人世阅历、审美观念、人格追求。演奏者借助琴曲或泣或诉、或歌或吟、或端坐或偃仰,通过移情使琴曲魅力撞击人心,使听者产生强烈的共感意识。如果弹奏一首琴曲,心如枯井,或似吹不皱的春水,作品就显得死气沉沉,枯燥乏味,如同嚼蜡。弹奏和欣赏的愉悦也就荡然无存。
换言之,如伯牙只陶醉于自己娴熟的技法,无所思无所想,便无法领会成连弹琴“曲为心声、心手合一”的深邃意境,而变得狂妄自大。即使成连带他来到蓬莱,对眼前的一 切熟视无睹,一味等待方子春,不去体会大自然天籁之音,便不会将天籁之音化为人籁之音。
古人曰,“神存于心”。学琴贵心领神会,故需多思。思则得神,在弹琴前要凝 神静思,有所预想,“预想”是得神的关键。没有“预想”,所弹之琴,非浮即滑。“想”在弹前,心清指畅,所弹之曲,必然生趣。
下一页:闲来轻抚七弦琴
- 古琴初学者的八大疑问
1.古琴难吗? 难易程度是取决于你的喜好程度。琴相对其他乐器,指法很简单。在弹拨乐器中,琵琶、吉他、古筝,每一种都比琴难。琴是声少韵多的乐器,右手指法相对简单,左手指法相对难一点。不过,古来琴曲节奏缓慢...
- 为什么说成年人要学古琴,而不是古筝!
按史书中记载,确实有很多琴家自幼习琴,但也有不少琴人是成年后才开始习琴,比如孔子就是成年后才开始学琴。 可以说只要耳朵能基本分辨音的高低、手眼无碍疾,皆可学长沙古琴。 弹长沙古琴对手指灵活度、力...
- 长沙古琴开裂了怎么办?
冬天来了,气候干燥,万物雪藏…… 在某个冬日的早上,琴友A在查看自己的古琴时,发现琴身上出现了开裂,于是惊呼:“快看!我的古琴出现了断纹!”这样的情景,有没有似曾相识?相信很多新手琴友都搞不清楚什...
- 浅谈古琴文化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及其思想的影响
浅谈古琴文化对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及其思想的影响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是与古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音乐教育。从各种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,古琴是我国古代的早期乐器之一。纵览历代文献与上古传说,大凡中国古代文明之...
- 学古琴,思比练更为重要
学古琴,思比练更为重要 学古琴,总认为多练习技法即可,其实未必。古琴技法虽然需要勤练,但更需要多思。古琴学到一 定程度的时候,思比练更为重要。练得其曲,思得其神。曲者,弹奏技能也;神者,神韵也。得其曲...
- 闲来轻抚七弦琴
闲来轻抚七弦琴 花间一壶酒,轻弹七弦琴。作为读书人的梦想,“左琴右书”的生活方式浸透了古代文人的点滴情怀。如今,这极尽风雅的琴棋书画遍地开花,尤其是曾经濒危的古琴,俨然成为都市人休闲生活的选择。 孔...
- 学习古琴的时候应该避免什么误区?---长沙古琴培训
学习古筝的时候应该避免什么误区?1、只爱不学永远停留在喜爱阶段,想学却顾虑颇多,又担心时间不够,又害怕自己可能学不好,或是考虑更多更多。想的越多,原地踏步的概率就越大,古琴学习,就会离你越来越远。2、仅...
- 大家知道古琴鼻祖是谁吗?
伏羲是华夏人文初祖,也是古琴鼻祖,他是雷神与华胥氏在雷泽之地感孕而生。传说伏羲见凤凰栖于桐树,乃象其形削桐制琴。 他将桐木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之数,斫出了长三尺六寸五的琴胚,又按四时八节之数,定为后...
- 古琴学习的黄金技巧
古琴因其入门较易,初弹容易上手,通晓十余指法即可抚琴弹奏。但想要弹出其神韵,却非易事。做到以下八点,不说让你成为琴界大师,但可让你的精神寄托和内心修行有一方净土。勤为先 俗话说,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...
- 子游文化传播服务中心教你如何选择古琴
1、琴不能抗指判断一张琴是否抗指,从专业数据可以看出:古琴7弦7微处,琴弦到琴面距离不得超过5毫米古琴4弦7微处,琴弦到琴面距离不得超过6毫米。古琴1弦7微处,琴弦到琴面距离不得超过7毫米。2、琴面不可过于扁平过...
- 为什么要学古琴?
学习古琴,不仅可以练得一技之长,更重要的可以让你修身养性,陶冶情操,特别是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,心烦气躁,练练古琴,更是能让你静下心来。而且练古琴,经常活动手指,还可以缓解肩周疼 痛、颈椎和鼠标手。还...
- 古琴的弦是什么材质?
古琴的弦是什么材质?下面让长沙古琴培训老师为您讲解吧。 古琴的弦主要分为钢弦和丝弦两种,钢弦是尼龙包裹金属弦,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琴家吴景略先生与相关人士所研制,现已广泛用于今天的古琴练习与演奏。钢弦...
- Top1
- Top2
- Top3
- 4古琴初学者的八大疑问
时间:2023-03-16
- 5长沙古琴教学——古琴常见指法介绍
时间:2022-03-15
- 6没学古琴前,你对古琴有什么误会?-长沙古琴培训
时间:2021-06-15
- 7古琴起源及历史沿革-长沙靠谱的古琴老师
时间:2021-06-15
- 8古琴的弦是什么材质?
时间:2022-04-25
- 9一首古琴曲子要练习多少遍,才可以算是弹好了?
时间:2021-06-15
- 10新进学员风采展示
时间:2021-06-10